St Mary’s Church, Gdansk 是一座14世紀的的紅磚哥德式天主教堂,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紅磚教堂之一,從外面看有一個三角形山牆,用了雕塑裝飾,十分華麗。旁邊有一座塔,高 82 M,上去塔頂可欣賞全城景色。教堂內可容納2萬人,白色牆壁和柱子展示了一些宗教裝飾和藝術品,其中許多可以追溯到 15 世紀著名的藝術品,包括The Last Judgement (最後的審判)。最特別就是那個木製的Astronomical Clock (天文鐘),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製天文鐘,錶盤顯示時間和日期、月相、月亮和太陽相對於十二生肖的位置、聖人日曆。









Church interior: main altar and the pulpit


Astronomical Clock








Paintings in the church







Recommended

Malbork Castle 馬爾堡城堡
Malbork Castle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堡,是一座中世紀哥德式設計的堡壘。城堡由中世紀Teutonic Order(德國軍事組織條頓騎士團)於 13 世紀建造,他們的任務是在波羅的海地區傳播基督教。到了 1466 年,十三年戰爭期間,它成為波蘭君主的宅邸之一,並一直擔任皇家住所,直到 1772 年,波蘭被瓜分後,城堡落入德國統治。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,再次成為波蘭的一部分。 城堡群有三個主要部分:the High Castle, the Middle Castle, and the Tower of the Grand Master,用紅磚砌的一座巨大堡壘,周圍有兩圈防禦牆,迷宮般的房間、砲塔、樓梯和大廳,裡面收藏著琥珀、盔甲、油畫和家俱。 在接待客人的區域,會見到地上這些設施,熱空氣會從這裡送出。 Teutonic Knights statues 城堡最古老的部分——High Castle,這是一個四邊形的修道院,曾經有 50-60 名騎士居住過。兩層磚砌建築圍繞著一個庭院,庭院裡有一口井,井頂上有一隻青銅鵜鶘和她的雛鳥。鵜鶘是耶穌的象徵,在古歐洲人們相信,在飢荒時期,鵜鶘會用喙撕開自己的乳房來餵養幼鳥。 Kitchen 城堡的居民很有幽默感——這個小石像是一個路標,引導遊客沿著長長的走廊到達廁所。從他的外表來看——雙腿交叉,臉上帶著痛苦的表情——他很想去廁所。昔日的廁所,頗舒服,而廁紙則是用曬乾的椰菜 The Golden Gate and the Parable of the Ten Virgins 穿過這度門進入教堂 Stained glass panel from St Mary's Church

中亞古絲綢之路 ~ 城市漫步
塔什干 Tashkent, 土耳其語 Toshkent,”Tosh”解作石頭,所以又叫石頭城。它是烏兹別克首都,有二百多萬人,是中亞最大的城市,在蘇聯時代已建有地下鐵。1966年4月大地震時很多古蹟被毀壞,後來有部份得以收復。在阿拉佰統治時期,這裡成了一個重要的商路交會處。7世紀中期,薩珊皇朝一直統治到阿拉佰帝國入侵後,伊斯蘭教開始傳入並流行起來,所以這裡建有很多經學院。 按入看更多照片 -> 中亞古絲綢之路 ~ 城市漫步 (31 張) 第一個去參觀的地方就是Khast-Imam Square 哈斯特伊瑪目廣場,是一個伊斯蘭宗教中心,有一間建於16世紀的巴力汗經學院 Barakhon Medressa,是烏兹別克斯坦穆斯林委員會的所在地,是傳統的伊斯蘭經學院建築,牆上舖上大理石和像玻璃的馬賽克瓷磚,顏色都是富有伊斯蘭特色的藍(代表天)和綠(代表地),感覺很清新。另有一間伊瑪目伊斯瑪儀布哈尼伊斯蘭學院 Imam Ismail al-Bukhari Islamic Istitute Centre,是兩年制的專科學校。附近的16世紀聖者陵墓 Masoleum of Abu Bakr Kaffal Shoshi,規模不算大,有一座較大和幾座小的陵墓。最引人注目的便是Moyie Mubarek Library Museum內收藏的7世紀古蘭經。這本古蘭經Osman’s Koran (Uthman Qur’an) 據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古蘭經,共有三百五十三頁經文用羊脂寫在巨大的羊皮上,被翻開的一頁還染有正在閱讀Hazrat Uthman的血跡。曾被帖木兒帶到撒馬爾罕,後來給蘇聯人搶了帶到聖比得堡,在1924年重返塔什干。館內還有很多圖書,手稿和不同語言的古蘭經譯本,非常珍貴。博物館外是清真寺Telyashayakh Mosque。 跟着去參觀記獨立廣場 Mustaqilik Maydoni (Independence Square),這裡有很大的噴泉,入囗有16條白雲石柱,上面有鸛在把守,代表和平寧靜。一般在廣場附近都有國會或參議員大樓,也在特定時間內有閱兵儀式。廣場的另一邊是哭泣的母親紀念碑 Crying Mother Monument,前面有一團不熄之火,為紀念二次大戰中犧牲的士兵。這天剛好是星期天,很多本地人也到這裡拍照。烏兹別克人很友善,也很喜歡拍照。我們雖然是遊客,但常被他們邀請與一起合照。 在一條很靜的街道內,隱藏了一間傳統烏兹別克裝飾的Museum of Applied Arts,整個建築都是用木雕裝飾和石膏雕刻做。館內陳列着紡織品、陶瓷和傳統服飾等藝術品,讓我們能更深入了解烏兹別克文化。…

Ancient History and Landscapes of Turkiye – The Church of Saint Anthony of Padua
聖安東尼教堂是伊斯坦布爾市最大的羅馬天主教堂,建於 1725 年,由於要建立公共交通系統網絡,原有的紅磚被拆除。 1912 年由著名建築師 Giuliu Mongeri 重建了這座教堂,至今仍保留著Neo-Gothic和Tuskan Lombard式建築風格。 聖安東尼是一位葡萄牙裔天主教神父,於 1231 年去世。該教堂是為了紀念他而建造的,Pope John二十三世於 2003 年至過該教堂,並在訪問期間舉行了儀式。今天可以在教堂看到教宗的雕像,以紀念近代歷史上重要的一刻。 進入教堂後,會見到不同的藝術品,例如聖安東尼的木製雕像和兩幅美麗的馬賽克,其中一幅展示主的洗禮。教堂內部非常精美,很值得花些時間去探索。 Mosaic of Virgin Mary and two Saints above the main entrance
No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