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次計劃了一條簡單的路線,由昂坪起步,先上獅子頭山,然後再上木魚山,下山到心經簡林,再接石壁郊遊徑到終點石壁,全長9K。
獅子頭山與木魚山都是位於天壇大佛的背面,海拔高度分別是492米和479米,兩座山都沒有正式山徑前往山頂,路徑不明及雜草叢生,因此遊人比較稀少。山頂四周景觀很開揚,可看到昂坪、石壁和鳳凰山。
















Recommended

獅子頭南坑
獅子頭南坑是一條比較冷門的山澗,源頭起於鳳凰徑第4段(舊路),一直流至石壁水塘。 由於澗道不長所以很少人行,沿途也没有絲带帶路。整條澗道很窄,很少大石,但很多枯枝、雜草和苔蘚,中途也有幾個小潭。整段路都易行,只是接近尾段有兩個很斜的泥坡,也沒有樹木可抓,只可用緊有的樹根借力跨上去。 遠望獅子頭南崖由石壁坳引水道涌道行入去 石壁水塘1966年建的地龍行錯了去入澗位,發現了一個1966年建的水務設施,還有一個清澈的潭 由這裏爬上去入澗位 沿途風景都是比較窄的澗道 爬到上去出澗位,不明顯的出口 接近澗頂樹叢很茂密,路況也不太清楚,上到去後接舊路,沿途全是林蔭路,之後接石壁郊遊徑至昂坪。整段路大約7K,用了三個半小時完成。

昂坪彌勒山半日遊
很久沒去大嶼山,今天選了很輕鬆的一條郊遊徑—彌勒山郊遊徑,起點和終點皆是昂坪,全長約5公里。因去了大佛和在昂坪,所以我們共行了8公里。 按入看更多照片 ---> 昂坪彌勒山半日遊 (28張)

昂坪尋古廟
據大嶼山誌記戴,大嶼山原名大漁山,以鳳凰山為主山,再次是昂坪山,又名彌勒山。大嶼山建有很多佛寺,集中在昂坪和鹿湖一帶,而最有名的是天壇大佛和寶蓮寺。其實大佛背後和週邊也有很多佛教古蹟,今天我們就去參觀一下。 首先參觀隱藏在茂密樹林中的名勝—建於1954年的華嚴塔。3層高的六角形塔,外面有欄杆圍著,塔門橫額寫上光明徧照。隨後來到兩個墓地-比丘尼塔和一路涅磐門,兩者的格局一様。 華嚴塔 了塵墓 之後來到離島自然歷史徑所介紹的昂坪山門,當年山門橫跨在從大澳登昂坪的必經之路上,後來建了新路,舊山門便被廢棄,現已被樹包圍,兩旁雜草叢生。面向大澳的一面橫額是海天一境,另一面是風平浪靜。橫額和門聯都是出自笩可法師的手筆,仍然清晰可見,現今兩對門聯刻在寶蓮寺門外大佛下的牌坊上。 昂坪舊山門昂坪舊山門 接近彌勒山郊遊徑有些保存得很好的建築物,隱藏在密林中-般若殿、舍利塔、觀音殿、彌勒諸天寶塔、藏經塔、了見墓。 般若殿 刻了藏文的經文彌勒諸天寶塔 觀音殿 藏經塔舍利塔了塵墓 今次到昂坪參觀了很多比較少去的佛教景點,真是大開眼界。趁著時間尚早,由東山法門下山至東涌。 遠眺鳳凰山由東山法門落東涌
No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