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未亮便得離開塔什干去烏兹別克西面的希瓦古城(Khiva),因沒有機場,所以我們要乘飛機到附近的烏爾根奇(Urgench),然後再坐車到古城(約大半小時)。到烏爾根奇的航班每天只有一班,在上午七點,所以五時半便要到機場。雖然很早,但機場已經很多人,大部份都是往烏爾根奇。
在候機室等候時,坐在附近的女士便開始跟我聊天。因為她不懂英語,我們便用身體語言來溝通。她來自烏爾根奇,到塔什干探朋友。後來她還看我帶來的”中亞手繪旅遊”,看得很開心,還指着其中一頁的圖畫,告訴我她現在三十五歲,有三個孩子。聊天的時間過得很快,她很開心的在袋裏拿出一個饟送給我,還跟我拍了一張照片留念。
兩個多小時便到達烏爾根奇,回酒店吃些茶點就出發去古城。
希瓦古城位於阿姆河(Amu Darya)下游,花剌子模綠州上。花剌子模被沙漠包圍,但有阿姆河豐富的水資源,為這片土地提供了農業。希瓦在八世紀已存在,是行走絲綢之路的商旅的一個交易站。這個有二千五百多年歷史的古城已被列入為世界遺產。
Itchan Kala – Open air museum 是古希瓦城,今日則是一個還有人住的開放式博物館,這些家庭都以做手工藝為生。
古城的主要入口是從西門(Ata Darvaza)進入,裏面有收稅人的辦公室和找換店。1920年大門被拆毀,1975年重建。右面是Muhammad Amin Khan Madrasah,左面是Kunya Ark(舊城堡)。Muhammad Amin Khan Madrasah由Muhammad Amin Kahn於是1851年開始興建,有五個圓頂和未完工的宣禮塔Kalta Minor Minaret。經學院的外牆用像玻璃一樣的瓷磚建成,舖上畫了植物的藍白色大理石,木門上有雕刻裝飾。在大門入口處的頂上用亞拉佰語刻了”這座美麗的建築物將會永久留下給子孫”。 時至今日,這裏已改建為酒店和旅行社。
Kalta Minor Minaret是希瓦古城的確landmark。據說Muhammad Amin Khan想建造一個最高的宣禮塔,這樣他便能站在塔上遠眺布哈拉,可惜塔還未建好可汗便死了。現在塔的高度只是想建成高度的三分一,所以叫做為Minor Minaret (Short minaret)。舖在塔身的瓷磚,顏色到現在還很光亮。
Kunya Ark 是可汗的宮殿,裏面有接待室、清真寺、馬房、軍械庫和監獄,用高高的圍牆把它和城內的民居隔開。前院是可汗接見容人的地方,用藍白相間的瓷磚舖在牆上,主題都用上不同的植物,想像一下在炎熱的夏天坐在這裏,定能感覺到涼快。在前院的地上有一個圓形區域,用來放置氈房用。因可汗以前是過着游牧生活,至他們成為可汙後也念念不忘往昔的游牧生活。從這裡往前行有一條走廊通往後宮,和一條樓梯直通向城堡上的閣樓,從這裡可鳥瞰古城景色。
Djuma Mosque 迪蘇瑪清真寺 巨大的星期五清真寺就在古城中心,是十世紀阿拉伯清真寺。沒有像其他清真寺那麼美倫美奐,也沒有庭院,就這麼簡單的一個大堂,外牆由磚塊砌成,寺內用215根刻有精美木雕的柱支撐,有些木柱是來自最早十世紀的淸真寺。天花上開了一些天窗,可讓光線和新鮮空氣進入。木柱是從寺的中心點用放射形式向外申展,當Imam伊瑪目講經時聲音便能平均地散落在寺內每一個角落,尤如現代的音樂廳。十世紀的人已有這麼高的建築技術,真是多麽的有智慧!(伊瑪目講經時只會站在第二級樓梯上,因為沒有人能和真主同在第一級)
Tash-Khovli Palace 這座叫石屋的宮殿很奢華和輝煌,有很多房間,庭院和會客室。內部裝飾用了畫有幾何圖案和植物的雲石,大理石、木雕和石膏雕刻,還有高高的屋頂有利於通風。
Mausoleum of Makhmud Pakhlavan 陵墓的主人是一位詩人和保護希瓦古誠的英雄,傳說他救走了很多奴隸。陵墓有一個藍色圓頂,是希瓦的唯一一個,上面舖了華麗的藍色瓷磚,再配了閃亮的金頂。後來這陵墓被作為皇家陵墓。
Muhammad Rahim-khan Madrasah 這座經學院是中亞地區其中之一座最大的,建於1876年,和其他的經學院建築一樣,有很高的正門,兩個樓層有76個房間,庭院在中央。另外還有教室、圖書館和清真寺。和傳統的伊斯蘭學院不同之處,Muhammad Rahim Kahn也會任教,而科目除了宗教,還有科學、哲學、天文學、地理、詩歌等
Dishon-Qala 外城,周圍有長6公里的城牆,近南門。部份城牆上面有很多墓,都是屬於死在城外的人。為了避免死者的屍體帶有傳染病,一律在城外死亡的人都不准安藏在城內,於是親人只好把他們安藏在距離古城最近的城牆上。
古城內也有數間餐廳,我們便在Mausoleum of Makhmud Pakhlavan陵墓旁的一間小餐廳內吃道地烏兹別克菜。餐廳是由一家在這裡居住的家庭開,簡樸但舒適的裝飾,另有一番風味。
No Comments